《培養手心向下,創造自給自足『魚菜共生小農圃』建置成果》
![]() ![]() ◆ 建置服務日期:2018/10/11-10/14
◆ 課輔班示範點:台東縣卑南鄉 莿桐書屋
◆ 計畫緣起:
本會透過持續的偏鄉關懷探訪服務,發現許多不以營利為目的之偏鄉課輔班因為長期經費及資源不足,而無法提供弱勢孩子晚餐,抑或是只能勉強提供麵包給孩子們果腹。故本會希冀在課輔時段中能讓孩子們吃到熱騰騰的晚餐,補給成長中的營養。除了長期提供各項可長存之烹煮米糧及食品物資外,同時補助晚餐經費使偏鄉課輔班得以採購營養的魚、肉類食材等。
![]() ◆ 計畫目的:
1. 期許透過本計畫,可讓孩子們學習並體悟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」的道理。
2. 使課輔班減輕採買新鮮食材的經濟負擔。
3. 透過孩童自己栽種與收成之無毒蔬菜以及健康無毒的魚,可直接吃到新鮮、安心的蔬菜和魚!!
4. 小農圃成果收成可量產後,課輔班可自行擬定銷售計劃,以補助課輔班餐費支出。
![]() 利用魚的排泄物,經由水泵送到有硝化作用的蔬菜水耕(礫耕)池,其中的水中懸浮物與有害原素(有機大分子狀),經硝化菌等益菌的轉化為營養小分子(氮、磷、鉀、鎂...等),以供給植物的水根吸收,輸至葉片經光合作用轉成胺基酸促使植物成長,同時也淨化了水質, 再循環回魚池供給魚類健康的生長環境,這種利用水循環交換所需,使三種生物(魚、細菌、植物)互惠互利共同生長的方式,稱為「魚菜共生」。
![]() ![]() ![]() 瀏覽數
![]() |